人闻言,丢下银子,就仰天大笑出门去,上了马匹,出城而去。众人都看此人,却是一个女子,一身道士打扮,但见:
面貌如仙,身形似鹤。面貌如仙,头戴上清莲花冠;身形似鹤,身穿天青八卦衣。手捧拂尘,松枝攒翠尾似雪;胯下神驹,蹄健背壮体如玉。稳坐雕鞍,隐约见将军之容;飒沓流星,飘然有神仙之概。
要问这人是谁?需先说山东沂蒙山。这沂蒙山实为沂山与蒙山合并而成。沂山古称海岳,山景风光蜚声四海,有一峰名曰玉皇顶。玉皇顶拔地擎天,巍峨壮观,层峦叠翠,群峰竞秀,林海莽莽,松涛起伏,群山绵延有八百里远近。素称“人世蓬莱”,又有东泰山之称。再说蒙山,古称东山,却有山岳、森林、瀑布等奇观,只见奇峰耸立、水缠云绕,素有亚岱之称。二山相连,并称沂蒙山。
只说这沂蒙山内有一座白云洞,洞中有一位白云圣母。话说这位白云圣母非一般女子,乃是双鞭王呼延丕嫡孙,名唤呼延凌云。呼延凌云原本嫁给大宋朝一个将军,名叫陆朗,二人为结发夫妻。夫妻二人伉俪情深、相濡以沫、恩爱有加,并无间隙。陆朗本是延安府守将,但凡出征,妻子都来做伴。呼延凌云毕竟将门之后,弓马娴熟、带兵有方,自不必说。更能在两军阵前夺敌将首级,也能运筹帷幄之中。忽一日,有总兵上官仪遣陆朗追击西夏兵马残部,呼延凌云本欲相随,只是天中节将至,其父甚念女儿,便叫回家相聚,因此夫妇二人不曾同往。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只说陆朗引一彪兵马追至西平府较近,不曾停马。上官仪见敌人退却较深,不敢再追,就命大军撤军。陆朗道:“敌军已然困顿,如今应当乘胜追击,只需歼灭贼首,来日也不成一军。如若放虎归山,恐其养成势力,卷土重来。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此良机,怎能舍弃?”因此不遵命令,执意追杀。陆朗也算勇猛,直把敌军逼入断头谷,这谷只此路进此路出,因此唤作断头谷。西夏首将见状,不肯投降,如困兽之斗,犹余残勇。陆朗指挥左右截杀,不曾放跑一个,并亲自斩杀贼首,大振军心。陆朗一部虽然得胜,然损失惨重。
只说陆朗提着贼将人头,回营说了备细,谁知上官仪勃然大怒道:“你不听将令,毫无规矩可言,若不杀你,如何严明军令。”便命左右斩讫报来。诸将心知肚明,上官仪这厮那是为了严明军令,不过是见陆朗立下汗马功劳,嫉贤妒能而已。因此闻言都来求饶命。上官仪道:“你这厮不尊将领 ,定有谋反之心,谁在言劝,与之同罪,何不斩讫报来。”此言一出,无人再敢言劝。上官仪便呈书奏报朝廷,说陆朗有累累恶行,诸般反迹。朝廷哪肯严查?便叫满门抄斩。可怜陆朗一世忠臣良将,却沦落到如此下场。万幸,呼延凌云归家才避得此难。又有呼延一家老小担保,才留得凌云性命于世。呼延凌云闻知丈夫一家冤死,日日以泪洗面。是夜,呼延凌云咬指发誓道:“若不为夫君一家老小报仇,枉为人妻!”又来拜罢父母,说了报仇之事,知女莫若父,因此父母也不劝阻。此后习文练武不辍,只待时机到时。
再说八月十五中秋节,上官仪一家都到自家宅院内赏月,上官仪觉官兵主杀,不是好兆头,所以不曾有护卫看视。呼延凌云早知他习惯,往年都是如此,因此就来复仇。呼延凌云先是在院外看了一遭,果然没有一个兵将,便踅入宅内,就取出火石等物,在院内放了两把火,把东西厢房烧着。登时家丁仆从乱作一团,上官仪闻知,心下大惊,就叫都来救火。呼延凌云混入救火人群,觑见上官仪腰肾露处,便匕首刺杀。上官仪吃痛发声喊,倒在血泊中。呼延凌云怎能解恨,又连槊四五刀不曾停手,只是四下里人都见了方止。四下人发声喊道:“有刺客,抓刺客。”都来捉人。呼延凌云也不恋战,回身便走,一跃翻墙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