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里德总统在无数闪光灯和凝重的气氛中正式签署了对德意志帝国及其盟国的宣战令。
美利坚联合工团这头庞大的工业巨兽,终于正式踏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最血腥的舞台。
消息传出,在“国际派”中引发了欢呼,而在“孤立派”中则引起了深深的忧虑。
与此同时,不列颠联盟,伦敦。
当巴黎被围的消息传来时,莫斯利将自己关在办公室里陷入了深深的恐慌。
他赖以维持统治的“欧洲社会主义双核”——法兰西公社与不列颠联盟即将崩塌一半。
强大的德军在解决了法国之后,下一个目标毫无疑问就是他统治下的这个岛国。
“我们没有能力支援法国……一点都没有……”
莫斯利对着空荡荡的墙壁喃喃自语,不列颠红海军虽然依旧强大,能够暂时确保英吉利海峡的安全,但经历了三年前大失败的陆军远未恢复元气,空军在与德国空军的持续交锋中也倍感压力
一个可怕的念头,不可抑制地浮上心头:议和?
现在议和,或许还能争取到相对体面的条件?趁着手里还有强大的海军和尚未被摧毁的空军,他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思考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与那个不可战胜的德意志帝国继续对抗下去,最终的结果会不会是彻底的毁灭?工团主义的理想,在民族生存的现实面前也变得苍白起来。
同样在六月上旬,意大利,罗马。
墨索里尼同样在他的豪华办公室里焦躁地踱步,现在法国崩溃或者说第三国际的崩溃只是时间问题,德国一家独大的局面似乎已不可避免。
他们是不是要选择秘密与德国接触?在法国彻底失败的时候与德国议和?
就在莫斯利的恐慌和墨索里尼的犹豫达到顶点时,六月十日从大洋彼岸传来的消息。
美利坚联合工团,正式对德宣战。
消息传到伦敦,莫斯利瞬间从绝望的深渊被一下子拉了上来。
“美国!美国参战了!我们不是孤军奋战!”
美国的庞大工业产能和潜在人力,给垂死的英国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议和的念头瞬间被抛到九霄云外,取而代之的是“坚守待援”的新希望。
虽然跨海援助困难重重,但只要有美国这个强大的盟友在,希望就还在。
而在罗马,一些深知墨索里尼想法的人也感到了希望。
“领袖,机会来了!美国参战了!战争的格局将要改变,我们应当更加坚定地站在第三国际一边,与德国抗争到底。”
他们仿佛看到了拖垮德国的可能性。
墨索里尼看着欢呼的下属,脸上却露出了更加深沉和疑虑的表情,他远比他们更狡猾,也更悲观。
“欢呼?你们在欢呼什么?”
他冷冷地打断了下属的兴奋:“美国人现在参战,太晚了,他们的军队在哪里?他们的登陆舰在哪里?等他们训练好军队,造好船只,跨过大西洋……法国早就完了,德国人可以凭借占领整个欧洲大陆的资源,以逸待劳!”
他走到窗前,望着罗马的夜景,低沉地说:“美国参战,可能救不了第三国际的命,反而会让这场垂死的挣扎拖得更久,也更惨烈……而我们,很可能会被一起拖进深渊。”
美国的参战,并未能立刻扭转西欧的败局,但给绝望中的英国带来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