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高声交谈。
宋江默默地吃完午饭,没有主动与人攀谈,而是选择返回宿舍。
他利用午休时间,仔细翻阅起那本厚厚的《学员手册》和学习资料。资料中明确了学习纪律:统一着装、按时作息、禁止无故缺课、禁止相互宴请、禁止校外人员探访……管理之严格,堪比军营。
学习内容更是包罗万象,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经典着作与当代发展,到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宏观经济调控、金融安全、科技创新、社会治理、党的建设、领导科学、舆情应对等前沿热点课题,教学形式包括专题讲授、案例教学、小组研讨、实地调研、学员论坛等,强度与深度都远超寻常的党校学习。
躺在床上,宋江心潮起伏。这期中青班,无疑是党校体系中最特殊、最引人注目的存在。
它的特殊性不仅在于其“中青”的年龄限定(学员普遍在40岁左右),更在于其学员的层级和未来的潜力——清一色的正、副厅级实职干部,且都是经过多层筛选、被组织寄予厚望的未来栋梁。
这个班级,在同期数千名培训学员中,堪称“另类中的另类”,是名副其实的“尖子班”。
他意识到,这为期数月的学习,不仅仅是一次知识的充电和理论的升华,更是一个极其宝贵的政治平台。
50名同学,来自五湖四海,覆盖了东中西部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既有像他一样的地方大员,也有在部委掌握政策制定和执行关键岗位的官员。
这意味着,他将在未来几个月里,与这批中国政坛上最具活力的中坚力量同吃同住同学习,深入交流各地改革发展的经验教训,共同探讨国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这种朝夕相处、思想碰撞所结下的情谊,以及由此构建起来的人脉网络和信息渠道,其价值无可估量,将极大地拓展他的政治视野,丰富他的政治资源,这或许比课堂知识本身更为珍贵。
重生之退伍从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