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8章 阳城不是哪一个能撼动的(1 / 2)

阳城市委一号会议室,椭圆形的红木会议桌旁坐满了人。当宋江在高成飞、马飞武的陪同下步入会场时,原本嘈杂的室内顿时安静下来。

在座的市委常委、副市长、人大政协领导纷纷起身,目光中既有敬意,也有几分不易察觉的审视。

"宋部长,请。"高成飞将主位让给宋江,自己坐在右侧。马飞武在左侧落座,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笑容。

宋江环视会场,这里曾是他工作多年的地方,每一张面孔都那么熟悉。组织部长谷婷婷、常务副市长李长林、纪委书记李应兴……这些都是他当年一手提拔的干部。而今,他以省委组织部长的身份重回故地,心境已然不同。

"各位都是老熟人了。"宋江开门见山,"这次来阳城,主要是推进机构改革试点工作。省委对阳城寄予厚望,希望这里能为全省改革闯出一条路来。"

他示意会议开始。高成飞首先汇报了阳城市机构改革的前期准备工作:"我们成立了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我任组长,马市长任副组长。已经完成了全市党政机构的摸底调研,初步方案正在制定中。"

马飞武接过话头,语气略显沉重:"宋部长,阳城情况比较特殊。全市现有党政部门42个,按照省里要求要精简到22个,精简幅度接近50%。这个过程中,干部安置是最大的难题。"

他翻开面前的笔记本:"特别是有些部门成立多年,职能相对独立,比如园林局、人防办这些单位,如果简单合并,可能会影响工作开展。"

宋江注意到,在马飞武发言时,有几个副市长微微点头表示认同。这其中就包括分管城建的钱宇兵副市长。

"马市长提到的困难是客观存在的。"钱宇兵接口道,"就拿城建系统来说,现在有住建局、规划局、城管局、园林局、人防办五个部门。如果合并成一个城乡建设局,五个局长只能留一个,其他四位同志怎么安排?"

会场上响起窃窃私语声。显然,这个问题触及了很多人的敏感神经。

"改革总是要触动利益的。"宋江平静地说,"但我们要算大账,不能只算小账。五个部门职能交叉、政出多门的问题,在座的各位应该都深有体会。"

他转向钱宇兵:"钱副市长,去年那个商业广场项目,企业前前后后跑了多少个部门?规划审批要跑规划局,施工许可要跑住建局,园林绿化要跑园林局,人防工程要跑人防办……一个项目下来,企业要盖几十个章。这种情况正常吗?"

钱宇兵一时语塞,脸色有些难看。

"我不是批评某个部门或个人。"宋江语气缓和下来,"这是体制机制的问题。我们推进改革,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提高行政效能,优化营商环境。"

这时,马飞武又开口了:"部长说得对。不过,我觉得改革还是要稳妥推进,可以考虑先易后难,分步实施。比如先把职能相近的部门合并,难度大的可以暂缓。"

"马市长的建议很稳妥。"宋江微微一笑,"但是,省委给我们的时间有限。阳城作为试点,就是要为全省闯路子、出经验。如果我们也畏首畏尾,全省的改革还怎么推进?"

他目光扫过全场:"我知道,在座的各位都有自己的难处。但我们要认清一个事实:改革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与其被动应付,不如主动作为。"

会议持续了两个小时。在宋江的引导下,最终确定了阳城市机构改革的总体方案:将42个党政部门整合为22个,精简幅度48%;同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建立干部安置专项工作组。

散会后,宋江特意留下了高成飞和马飞武。

"成飞同志,飞武同志,阳城的改革能不能成功,关键看你们两个的配合。"宋江语重心长地说。

高成飞立即表态:"部长放心,我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