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时务、引发不稳定因素的根源。
肖剑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会议桌的木质表面上轻轻敲击着,节奏稳定,看不出他内心的波澜。
他注意到,也有几位负责具体调查的同事眉头紧锁,欲言又止,显然对李书静等人的主张并不完全认同,但在这种“主流”意见面前,似乎有些犹豫是否要站出来反驳。
李书静看着肖剑沉默不语,以为自己的话起了作用,便又加了一把火,语气更加推心置腹:“肖主任,我知道您坚持原则,一心为公。但是,我们身处其位,有时候不得不考虑更多的因素。
上级领导要求稳定,公众情绪需要安抚,平台也需要生存空间。如果我们一味强硬,很可能导致多方皆输的局面。适当的灵活变通,不是放弃原则,而是为了更好的贯彻原则,实现更大的公共利益啊。”
她将“公共利益”和“稳定大局”的帽子扣了下来,试图彻底说服肖剑。
会议室的空气仿佛变得更加粘稠,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肖剑身上,等待着他的最终决断。
是顺从这股“息事宁人”的建议,暂时退让,平息风波?还是顶住来自上级和内部的巨大压力,坚持依法办事,哪怕可能引发更大的舆论反弹?
肖剑的敲击桌面的手指停了下来。他缓缓抬起头,目光如炬,逐一扫过李书静等人,那眼神锐利而清明,仿佛能穿透一切委婉的辞藻,直抵问题的核心。
他开口了,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力量,瞬间打破了会议室里寻求妥协的氛围:
“书静同志,各位,”他的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你们说的,‘稳定’、‘民生’、‘大局’,这些都很重要,我完全赞同。”
他话锋陡然一转,语气变得沉重而犀利:“但是,我想请大家思考几个问题。第一,我们现在看到的‘民意’,真的是自发形成的、完全真实的民意吗?还是有人精心策划、刻意引导,试图用来向我们施压、逃避规定制裁的‘武器’?”
他拿起那份舆情分析报告:“初步监测显示,多个核心话题的引爆点,集中在几个特定的营销号和水军团队;大量重复、情绪极端的评论,Ip地址高度集中;所谓的‘用户困境故事’,模板化痕迹明显!这背后没有推手,你们信吗?”
不等有人回答,他继续抛出第二个问题,声音提高了几分:“第二,如果今天我们因为舆论压力,就选择对明显的违法行为进行‘冷处理’、‘柔性执法’,甚至大幅度减轻处罚,那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规定是可以讨价还价的?意味着‘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意味着谁掌握了舆论工具,谁就可以凌驾于规定之上?!”
他的目光逼视着李书静:“书静同志,你提到的‘公共利益’,真正的公共利益,是纵容巨头通过不正当竞争形成垄断,最终让消费者长期支付更高昂的成本?还是坚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护所有市场主体,包括广大中小商家和消费者的长远利益?!”
“第三,”肖剑的声音如同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如果我们这次退让了,那么下次呢?下下次呢?任何一个被监管对象,是不是都可以效仿此法,利用舆论来绑架监管?到时候,我们监管的权威何在?规定的尊严何在?!我们又如何向那些守法经营的企业交代?如何向真正理解和支持我们工作的公众交代?!”
一连串的问题,如同惊雷,在会议室里炸响。那些主张冷处理的人,脸色变得有些不自然,李书静张了张嘴,想反驳什么,但在肖剑凌厉的目光和严密的逻辑面前,一时竟找不到合适的话语。
肖剑深吸一口气,斩钉截铁地做出了决定:
“我的意见是:第一,对外声明必须坚持原则,清晰阐明我们反不正当竞争是为了维护市场公平和消费者长远权益,态度要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