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条诉求,先后被高丽王答应下来。
昭格署三个月前便被革除,贤良科就在不久之前召开,至于士林先辈从祀文庙的问题,这在一切从实际利益出发的勋旧派眼中看来,反倒是最无足轻重的,比前两项更早通过并结束。
可以说,士林派如今可谓是如日中天,卞学道实在不想去招惹,也知道一旦招惹到对方,尚且在内斗的勋旧派,多半不会保他。
再说回李翰林的态度,若卞学道不是勋旧派,没有获封三等靖国功臣,那么区区一个艺妓之女,送也就送了。
就当是效仿中原官员。
可对方如果是勋旧派,那情况可就截然不同了,要知道,如今士林派声势正盛,正是大力发展自身的时候。
但问题在于,朝堂的蛋糕归了包堆就那么大。
你要壮大,就需要别人割肉。
而如今朝堂上只有勋旧、士林两派,割谁的肉,自然不用多说。
“大人,大人!”
就在卞学道发愁的时候,就听门外传来了喊声,且有以武将打扮的青年跑了进来,在见到卞学道后,像模像样行了一礼。
“可是有消息了?”卞学道连忙问道。
对方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亲信,能力虽然差了点,但胜在忠心,在得知不妙后,便被卞学道派了出去,打探消息。
继续阅读
至于什么消息......
“大人,属下已经探查清楚,贤良科发榜了,李梦龙,榜上有名!”这青年显然带来了一个坏消息。
却也没有出乎卞学道的意料,只是让他的心情更复杂了。
李梦龙会参加这次贤良科,在派人去打听之前,他就有所预料。
毕竟李梦龙广有才名,民间都在流传,说他诗词不输李太白、书法不逊王右军。
又是士林派权臣李翰林的儿子。
贤良科本来就是士林派一力促成的,肥水不流外人田也好,自己人鼎力助拳也罢。
总归要有一些士林派的后辈参加。
李梦龙便是最合适的人选。
“王上给安排了什么职位?”卞学道追问道。
这才是他最关心的。
李翰林会不会为了成春香来对付他还是五五之数。
但是对成春香用情至深的李梦龙,和他绝对是势不两立。
对方既然高中,以后便不再是平民百姓,而是与他站在同一阶层上的对手。
还需早做些准备。
那青年将领听到上司的询问,却面露难色,吐出了四个字:“还不知道。”
“怎会不知?!”卞学道声音都高了几分。
高丽王朝的科考制度,本是效法中原,发展至今,分类为文科、武科以及杂科。
文科举为主流,考察四书五经、历史古籍及唐宋诗词,录取者任文官,社会地位最高。
武科测试武艺、兵法。杂科含医科、译科。
贤良科便是文科。
按照往年的习惯,发榜之后,官员要么留在中央,要么外放地方。
无论哪一种,清楚公开,昭告百姓,绝不会出现‘还不知道’的情况。
除非......
卞学道心中想到了一个可能,心情更加复杂了几分。
青年将领也想到了,走上前,试探问道:“大人,您说会不会是......暗行御史?”
所谓暗行御史,乃是高丽朝廷为了暗中了解、调查地方官员为政情况而设立的职位。
具体怎么说呢。
死亡率很高!
毕竟高丽不同于大明,高手没那么多,很难成立类似于锦衣卫的特务组织。
也正因如此,御史前面才会冠以‘暗行’二字。
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