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考虑新书的事情,再加上别的事情又多,所以就更得慢了,见谅……
这本书写了好几年,确实已经疲倦了,所以就想要尽快结束算了。
年底的话应该就会完结正文,以后有心情的话写写番外,就酱紫吧,也算是对自己有个交代了。
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
特蕾莎到底是一怒之下的气话,还是早就心有盘算,艾格隆难以分辨出来。不过,既然他已经答应了特蕾莎,他也不至于去反悔。
在他看来,这不过是把“天经地义”的事情,用条文的形式明确下来而已。
在欧洲各国,国王离世或者因故离开国内、太子年幼的情况下,母后执政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他自己的父皇就曾经给过老妈摄政的权力,所以他当然也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
况且,既然特蕾莎和玛丽亚注定已经不可能和平相处,那么让她们各自有各自的“依仗”,谁也没办法火并掉谁,反而是最现实的做法。
既然他一个也不愿意抛弃,那么他也只能分而治之,让她们能够自保——从这个角度来说,特蕾莎的要求十分正当。
既然这样,那他也不含糊了,直接就让自己的秘书起草了一份诏书,内容就按特蕾莎的要求写,明确规定,在自己不幸意外身故之时,由特蕾莎担任摄政太后,辅佐皇太子直到他成年;当自己因故离境或者因病暂时无法理政的时候,则由特蕾莎担任摄政皇后,统管宫廷和政府的一切事宜。
条文起草之后,很快就会进入到真正的立法阶段当中,只要送入到国民议会当中通过,就会成为正式的法律。
此时的艾格隆,因为1830年刚刚回国的极高人气,以及塔列朗的选举操盘,他的支持者在议会当中占据了绝对多数,国民议会在大多数情况跟“橡皮图章”也没有多少区别,所以预计整个立法流程会非常快实现。
况且,这件事本来就非常“正常”,并没有哪个议员会无聊到发出异议,大家只是把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用法律条文写出来而已。
不过,消息传出去之后,倒是在意外的方面引发了外界的猜疑——因为艾格隆夫妇现在过于年轻,再加上艾格隆一向身体强健,所以没有人会猜测他会早逝,人们反而对皇帝“因故离境”时皇后摄政这一条感到了不安和骚动,因为这勾起了他们对先皇时代的回忆。
是不是年轻的皇帝终于忍耐不住他那躁动的热血,打算“出国”大干一场了?自然会有很多人这么猜疑。
对于外界的这些疑问,艾格隆只是付之一笑,不做任何解释,反正对他来说只要达成了对特蕾莎的承诺、平息她的怒火就算是完成目标了,顺便吓唬吓唬周围的人也不算什么大事。
总之,在《摄政法令》起草和通过期间,艾格隆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另外一件事——那就是他身边的人身安保问题。
虽然直到这时候他还是不相信特蕾莎会利令智昏到对他动手,但是皇帝是不能把自己的安危都寄托在某个人的善意上面的,既然已经开始“分而治之”了,那就不妨更加分而治之一点。
所以,艾格隆将他身边最亲近的两个亲信,卫队长安德烈·达武和夏奈尔都叫到了自己的身边,然后跟他们说了自己打算让艾格妮丝来负责自己身边护卫权的想法,然后询问他们的意见。
按理来说,他身边已经有了安德烈·达武这个忠诚的卫队长,而且一直以来都相处得非常融洽,原本没有必要节外生枝;但是,安德烈·达武除了作为他的卫队长之外,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职位,那就是他的侍从武官长,他实际上还承担了宫廷与军内沟通的任务,他甚至可以说是皇帝在军队内的第一耳目。
而且,艾格隆与一众军内将领的沟通,也是通过安德烈来执行的,他不方便通过公开渠道发布的命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