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中国联赛冠军与德甲冠军对阵前的准备(1 / 4)

这个赛季的广东足球队,像团烧不尽的野火,把奖杯拿到手软。先是全国甲级联赛决赛上,容志行一脚定乾坤,捧回冠军奖杯时,看台上的“华南虎”横幅差点把体育馆的顶掀了;紧接着全运会赛场,杨宁扑出关键点球,全队抱着金牌在雨中打滚,球衣上的泥点混着汗水,成了最耀眼的勋章。

这股势头,还借着合作的东风越烧越旺。千色服装的赞助一落地,球员们训练时穿的太空褛就成了街头爆款,有球迷蹲在训练场外,就为拍张容志行穿深蓝色外套的背影;风雅颂文化传媒更把他们请进文艺演出,欧伟庭唱《壮志在我胸》时,台下举的灯牌一半是“广东队”,一半是“欧伟庭”,连卖冰棍的小贩都知道:“穿千色太空褛的,都是踢球最厉害的那帮仔!”

球员们的脸,不再只出现在体育版。陈玉良去文化街参加活动,被大妈们围着要签名;蔡锦标在晚会上跟林沫合唱,第二天报纸就登了“铁卫跨界唱情歌”的头条。有次容志行去买肠粉,老板硬是多送了两个蛋:“你们让全中国都知道广东足球厉害,这点算啥!”

最让外界咋舌的,还是省港杯的4比1。赛前两地媒体吵得热闹,香港报纸说“胡国雄带队,五五开稳了”,广州这边的体育版则憋着股劲:“咱们冠军之师,怕过谁?”结果两回合打下来,广东队的传切配合像精密齿轮,欧伟庭的突破、容志行的调度、杨宁的扑救,把“五五开”打成了一边倒。

香港的名流们在看台上坐不住了。有实业家散场后就托人打听:“能不能请广东队去香港办场交流赛?”还有报社老板拍板:“下期头版给广东队,标题就叫‘王者之师’。”他们终于看清,这支拿遍全国冠军的球队,早已不是“区域性强队”,而是能代表中国足球门面的劲旅。

更衣室里,容志行看着墙上挂的三个奖杯——甲级联赛、全运会、省港杯,忽然跟队友们笑说:“以前踢球是为赢球,现在才懂,咱们踢的是广东的精气神。”旁边欧伟庭正试穿千色送的新太空褛,闻言拍了拍他的肩膀:“那下次,咱们让更多人看到这股精气神。”

窗外的越秀山体育场还亮着灯,有球迷还在喊球员的名字。这个赛季的辉煌,从来不止是奖杯的重量,更是足球、商业、文化拧成的一股绳——当球员们在赛场上奔跑,在演出中歌唱,在太空褛的赞助里被更多人认识,他们早已不是单纯的运动员,而成了连接赛场与生活、广东与香港的鲜活符号。这股势头,才刚刚开始。

1980年1月10日的香港政府大球场,海风裹着咸湿的凉意,却吹不散看台上的热浪。汉堡队的红白战袍刚出现在球员通道,全场就响起倒抽气般的惊叹——凯文·基冈的金发在阳光下像团火焰,身后跟着鲁梅尼格、马加特等一串星光熠熠的名字,德甲冠军的气场,让草皮都仿佛矮了三分。

对手精工队是香港联赛的霸主,球员们攥着拳头踏上球场时,看台上还有球迷喊“精工顶住”。但开场仅7分钟,基冈就在禁区内一个轻巧的马赛回旋,晃过两名后卫后推射破门,1-0。看台上的欢呼还没落地,汉堡队的攻势已如潮水般涌来:马加特的远射像炮弹轰门,鲁梅尼格的边路突破如入无人之境,连门将都在禁区外玩起了脚法。

精工队的球员们拼得满脸通红,有次后卫梁帅荣(刚打完省港杯的香港队主力)奋不顾身滑铲,却被基冈轻轻一挑过掉,足球划出道弧线直奔死角。记分牌上的数字像翻书似的跳:3-0、5-0、7-0……中场休息时,有香港球迷举着“基冈真棒”的牌子,一半是惊叹,一半是无奈。

下半场成了基冈的个人秀。他先是接鲁梅尼格传中头球破门,又在禁区线上突然起脚,足球擦着立柱内侧入网,看台上竟响起“再来一个”的呼喊。当汉堡队打进第9球时,连精工队的门将都笑着摇了摇头——差距实在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