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石坎亲人逛羊城,烟火深处见情长(2 / 4)

,把几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没有陶瓷的牵绊,倒更自在,薛玉瑾和晓薇的笑声混着街边的叫卖,在老街上荡出一串轻快的调子。

几人顺着石板路慢慢逛,晓薇手里举着刚买的煎堆,边啃边看街边的粤剧海报。凌晨指着前面一家挂着“老字号肠粉”木牌的小店,对薛玉瑾说:“干妈,这家的布拉肠得尝尝,米浆蒸得滑溜溜的,淋上豉油,配着葱花香菜,一口下去全是米香。”

薛玉瑾跟着他走进店,看着师傅把米浆倒在布上,晃匀了送进蒸笼,动作麻利得像在表演。没一会儿,一卷白胖的肠粉被切成段,浇上酱汁端上来。她夹起一块吹了吹,送进嘴里,眼睛亮了:“这可比石坎的米糕细腻多了,滑溜溜的,一点不费牙。”

刚吃完肠粉,凌晨又拉着她们拐进一条小巷:“前面有家爽鱼皮,用的是鲩鱼皮,冰镇过的,拌着花生米、姜丝、葱丝,酸辣爽口,夏天吃最过瘾,现在天凉吃着也开胃。”

老板手脚麻利地拌好一碗,递到薛玉瑾面前。她尝了一口,鱼皮脆得“咯吱”响,酸辣汁裹着清爽的口感直往喉咙里钻,忍不住赞道:“这味道够劲!比家里做的鱼干多了层鲜灵劲儿。”

晓薇吃得直咂嘴,含糊道:“晨仔你太会找了,这些东西在石坎听都没听过!”

阿勇在一旁笑:“晨哥闭着眼睛都能摸遍这条街,哪家的味道最正,他门儿清。前面还有甘草水果,泡得酸甜的,要不要再尝尝?”

几人说说笑笑往前挪,手里的小吃换了一样又一样,薛玉瑾和晓薇的嘴角始终沾着笑意,仿佛要把这街里的烟火气,一口一口都尝进心里去。

从美食街出来,凌晨笑着提议:“去旁边的飞图家电音像店转转,里面有新到的录音机,还有不少磁带。”

刚进门,货架上的录音机就传来熟悉的旋律——“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是《大侠霍元甲》的主题曲。晓薇耳朵尖,猛地停下脚步,眼睛瞪得溜圆:“这不是江河哥的歌吗!”

她几步冲到柜台前,一眼就看见墙上贴着江河和何云露的宣传海报:江河穿着白色衬衫,眉眼英气;何云露梳着麻花辫,笑起来有两个浅浅的梨涡。柜台里整整齐齐码着他们的录音带,《大侠霍元甲》《青春恋曲》的封面在灯光下格外醒目。

“天哪,他们的磁带都摆到这儿了!”晓薇拿起一盒江河的磁带,手指在封面上来回摩挲,语气里满是与有荣焉的兴奋,“在石坎时就常听他们唱歌,没想到现在在广州的店里都能见到,还是这么显眼的位置!”

薛玉瑾也凑过去看,看着海报上熟悉又陌生的面孔,轻声道:“江河这孩子,小时候在石坎还总偷摘我家的枇杷,现在成大歌星了。”

凌晨在一旁笑:“他们的歌现在火得很,不光这儿,香港那边的音像店也摆得满满当当。晓薇要是喜欢,挑两盒回去,路上听。”

晓薇立刻点头,小心翼翼地选了两盒,紧紧抱在怀里,像是捧着什么宝贝:“回去要跟二婶说,咱们石坎出来的人,在广州都能听到他们的歌呢!”

店里的音乐还在继续,江河的声音混着晓薇抑制不住的雀跃,让这满是家电和磁带的空间,忽然也染上了几分来自石坎的亲切感。

从音像店出来,凌晨指了指街角的方向:“去千色服装的几家店看看,正好天冷了,说不定有合适的衣裳。”

转进第一条街,“凤姿天下”的招牌就撞进眼里——朱红底烫金的字,配着橱窗里立着的模特,穿一身孔雀蓝的旗袍,领口绣着缠枝莲,看得薛玉瑾眼睛一亮:“这衣裳做得真讲究,比石坎绣娘做的花袄子还精致。”

晓薇则被旁边挂着的太空褛吸引,伸手摸了摸亮片拼接的面料:“这就是林沬在舞台上穿的吧?阿勇回来说过,又轻又暖,穿起来像从画里走出来的。”她拿起一件鹅黄色的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