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宫廷风波106(1 / 4)

妘同浦缓缓地摇了摇头,心中充满了无奈和苦涩。他深知皇上的固执性格,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向皇上求情了,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

尤其是这次的事情,关系到皇后的清白,这对于任何一个男人来说都是无法容忍的。他不禁想起了一个比喻,如果一个男人发现自己的女人出轨了,而且还留下了出轨的录影带,这无疑是对他的一种极大的侮辱。

更糟糕的是,有人对这录影带充满了好奇,四处寻找并观看,甚至还找人一起分享。这种行为简直就是在伤口上撒盐,让人无法忍受。

妘同浦深深地叹了口气,他觉得没有哪个男人能够忍受这样的事情。所以,他绝对不能因为这件事情去求皇上。因为他每求一次,就如同在皇上的脸上狠狠地扇了一巴掌,然后还奢望皇上能够谅解自己的女儿,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所以,他认为女儿就算想要给家里一些提示,也绝对不可能是通过求皇上这种方式。至少,不应该是这样直接地去求皇上。

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后,他终于将目光投向了李芳华,并缓缓开口说道:“我觉得在这几天里,你不妨多去几次天牢,每次都给她送一封信进去。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让她了解到我们正在为她的事情而努力,从而让她感到安心;二是我们也能借此机会看看她是否有什么特别的话想要对我们说,或者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去安排完成。”

李芳华自然是答应下来,无法产生价值的苏芷予却临时掌管起家里的财政大权。

家里所有的人都在为解救妘姝而努力。

宛唐国的朝会并非每天都会举行,而是每隔五天才会召开一次。通常情况下,能够参与朝会的人员仅限于三品及以上的实职官员。不过,如果遇到重要的事情,其他品级的官员也可以实际列席参加,而其中言官就是经常列席的官员之一。

言官在唐朝时期主要承担着三种职务。第一种是隶属于门下省的正五品谏议大夫;第二种是门下省的正五品给事中;第三种则是从三品的左右散骑常侍。

在这些言官当中,最为着名的当属谏议大夫了,而魏征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人物。

经过漫长的千年时光,修炼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谏议大夫这个职位虽然略有提升,但职能却变得分散起来。如今,几乎在三省六部的每个部门中,都有那么几个人专门负责谏言工作。当然,通常情况下,他们的谏言内容必须与自身的职责范围相契合。

在众多以谏言而声名远扬的人中,魏行之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以直言敢谏而着称,被人们尊称为言官。然而,与其他言官不同的是,很少有人会提及他具体的职务,大家更习惯于用“言官”这个统称来称呼他。

今日,魏行之也列席了朝会。由于他并非经常参与朝会的大臣,因此他站在了队伍的最后方。前面的人挡住了他的身影,若不是眼神锐利,恐怕很难注意到他的存在。

朝会的开场总是由各部汇报情况开始,然后针对每一个问题逐一进行讨论和解决。如果将国家比作一家公司,那么朝会就如同俗世中的董事长办公会一般,其性质和作用几乎完全相同。

如果非要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异,那么可以说唐朝的朝会相较于俗世的董事长办公会而言,要显得更为开明一些。在唐朝的朝会上,各部门的负责人甚至可以毫不顾忌地指着皇上的鼻子痛骂一顿,而在俗世的各种办公会上,却绝对不会有任何下属胆敢如此放肆地去指责他们的领导。

此时此刻,魏行之正静静地站在一旁,默默地注视着前方那场激烈的讨论和争执。然而,与周围众人的专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肚子却在这个时候不合时宜地咕咕叫了起来。

魏行之不禁有些尴尬,他迅速环顾了一下四周,见没人注意到他,